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推廣「防疫戰鬥營」巡迴展,邀請全民一起來挑戰

受到全球化及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蚊媒傳染病長久以來為世界各國公共衛生最大的威脅。蚊媒傳染病是「社區性疾病」,其防治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乃在於社區能否主動積極地投入防疫工作。近年環境變遷迅速,全球化下疫病傳播問題更是嚴峻,提升民眾防疫自覺已是刻不容緩。因此,透過教育推廣與社區溝通才能即時傳遞新穎的防疫資訊,提供一般民眾正確的防疫知識。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家蚊媒中心),整合國內既有的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能量,積極防治以登革熱為主的蚊媒傳染病;其中,強化「衛生教育及社區溝通」亦為國家蚊媒中心重要任務之一。自2017年開始,國家蚊媒中心透過與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合作將蚊媒傳染病相關的研究成果推廣於民眾。此計畫以科工館既有展示廳「防疫戰鬥營」之登革熱區為基地,成立「登革熱防治教育專區」作為蚊媒傳染病防疫資訊與科學知識轉化平台,此常設展廳四年來參觀總人次超過四十萬。

為了將此重要科普教育推廣至台灣各地,「防疫戰鬥營」自2019年開始辦理巡迴展,2019年至屏東縣科學教育中心、2020年至台南市兒童科學館與雲林縣官邸兒童館,同時舉辦蚊媒傳染病教育推廣科學溝通活動。巡迴特展以登革熱為主題內容,並設計高互動的體驗系統,融入防疫知識與互動科技,希望藉由有趣的互動體驗、親子共學,提升民眾對登革熱的知識,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生命戰鬥卡

今(2021)年1月20日至4月25日「防疫戰鬥營」巡迴特展移展至花蓮靜思堂舉行,本次巡迴展包含登革熱、流感與新型冠狀病毒等三大主題,並設計了闖關關卡。參觀民眾於入場前先領取一張個人專屬的「生命戰鬥卡」(圖1),化身防疫戰士進入展場,展覽期間所累計的得分,都會記錄在自己的生命戰鬥卡中。闖關關卡包含了「斑蚊之家」(圖2)、「防疫大擂台」(圖3)、「案發現場」(圖4)、「防疫飛毛腿」(圖5)等,其中,「斑蚊之家」是透過遊戲卡、AR認識病媒蚊;「防疫大擂台」則透過地板遊戲認識防疫知識;「案發現場」則透過射擊遊戲尋找居家室內及戶外孳生源、「防疫飛毛腿」則透過跑步的體感遊戲,學習好的生活習慣預防流感。結算成績時,最高分的前八名將會公告於排行榜上,如果對成績不夠滿意,還可以保留生命戰鬥卡,之後再來闖關。

本次也同時展出「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登革熱生物防治法」,介紹此新興防治技術之發展、應用與成效。「生物防治法」為近年許多研究學者致力開發友善環境的新登革熱防治方法,其中一個生物防治法就是以蚊治蚊—用沃爾巴克氏菌抑制病媒蚊繁衍或取代野外的病媒蚊族群。此生物防治法共可分成二種執行策略,分別為「抑制型」和「取代型」(如下表介紹),目前新加坡、美國、澳洲等國家皆已開始試行此項新防治技術。

「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法特展」藉由公蚊不咬人之趣味互動體驗式展覽,向參觀的民眾介紹與國際接軌的創新生物防治技術,並理解如何利用「沃爾巴克氏菌—以蚊治蚊」的技術執行蚊媒病防治,以及瞭解在野外或社區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斑蚊之影響與成效,期許能將這個安全、有效與環保的蚊媒病防治策略在國內推廣,並達到預防蚊媒傳染性疾病發生的具體成效。

下一站:嘉義市東區體育館

防疫教育需從小扎根,「防疫戰鬥營」將於今(2021)年5月移展至嘉義市,展期為5月8日至6月2日。這樣的推廣活動對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助益甚大,公衛知識與科普教育都應從小建立與普及,同時亦希望藉由多元活動及展示方式宣導本院登革熱防治新科技。國家蚊媒中心會持續與科工館合作,爭取與全台縣市政府及其他單位合辦機會,向民眾進行更多科學溝通,也使學習資源能與更多民眾分享,以向社會大眾表達本院於防疫工作推廣之努力。

文/圖: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Comments are closed.